隨著經濟和城市化的發展,使得我國預拌混凝土滲透率保持穩定上升
2020-6-23 17:02:16 三勝產業研究中心 http://www.gdwcwz.com/
本文相關報告 REPORTS | |
![]() | 2019-2024年中國混凝土行業市場深度分析與投資戰略規劃研究報告 |
2016年前三個季度,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2.7萬億元,同比增長8.2%,增速較2015年同期下滑2.1個百分點,較2015年全年下滑1.7個百分點;其中與拉動混凝土需求有關的建筑安裝工程完成30萬... |
一、隨著經濟和城市化的發展,使得我國預拌混凝土滲透率保持穩定上升
建國70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的城鄉面貌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路、橋、港、隧及住房等城鄉基本建設取得了有目共睹的驕人成就,兩萬多公里的高鐵建設更是集中體現出了中國建造的速度與水平。混凝土是支撐基建強國最重要的材料之一,優質混凝土保障著基建工程的質量與壽命。如今,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產業已經成為中國建材行業規模最大的子產業,中國亦是世界上混凝土產銷量最大的國家,多項混凝土工程技術水平領先全球。
混凝土是城鄉建設不可或缺的基礎性建設工程材料,近年來,在市場需求拉動下混凝土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混凝土產業也是建材行業中經濟規模和潛在規模較大的產業,它連接著建材行業中的砂石、水泥、外加劑、建材裝備制造和工業固廢與建筑垃圾資源化等領域,它的發展水平和質量,不僅關乎著混凝土產業自身,而且對建材工業的整體發展進步有著重大的關系。在此背景下,混凝土產業的轉型升級就顯得格外有意義。
縱觀近兩年我國混凝土產業的發展現狀,令人欣慰的是已經顯現出向著全行業期待的轉型方向突破的態勢,其引人注目的轉型突破三大特征分別是政府推動產業減量集約;綠色發展勢頭良好;智能制造已在路上。
混凝土作為主要的建筑工程材料,需求增長取決于房地產和基建投資增速。在房屋建筑方面,由于土地面積限制,城市中砌筑建筑的比例下降很快,高層建筑得到大量發展。2018年起,我國混凝土市場價格頻頻上漲,主導混凝土價格上漲依然體現在原料方面,市場需求對商混價格的影響不占決定性因素。隨著國家環保力度的不斷加強,砂石開采以及配送運輸成本大幅上升,“砂石限采”“運輸管制”等現象層出不窮。
經過近40年的發展,我國預拌混凝土行業已形成從材料設計、原材料制備、混凝土生產、物流運輸到工程服務的產業鏈,為我國基礎設施及各類建筑工程建設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最近幾年,在市場及國家政策的推動下,行業規模持續擴大,技術水平、管理水平快速提升,產業結構不斷改善。
同時,隨著經濟和城市化的發展,政府對預拌混凝土推廣力度加大,以及對現拌混凝土的使用場景進一步限制,使得我國預拌混凝土滲透率保持穩定上升,從2013年的40.8%提升至2018年的46.3%。
二、我國商品混凝土行業市場發展特征
(1)產品同質化嚴重
商品混凝土生產原料種類基本固定,均由水泥、石子、砂子、摻合料,外加劑與水組成;生產工藝差別不大,也相對統一;加之市場需求相對單一,主要考慮強度因素。正是由于混凝土自身生產特點和市場需求特點,決定了其終端產品的同質化嚴重和無差異性。較難通過差異化的產品定位,實現長期穩定的生產與供應。但隨國家設計標準的轉型,對耐久性要求的提高,特殊環境下所需的特種混凝土也在逐步發展。
(2)生產使用時效性強
生產的非連續性,經常需要集中時段供應。混凝土因受水泥水化作用的影響,必須在初凝之前完成澆注,初凝時間一般為1~2個小時;否則一旦在泵送前初凝,就不能提供給施工工地使用。這就使得商品混凝土使用的時效性較強,無法保有庫存。而沒有成品庫存,就難以應付季節性、突發性的大量需求;在建設規模波動較大、出現突發性需求的情況下,就需要集中時段突擊供應。一般在年底和年初整個商品混凝土行業處于萎縮狀態。
(3)供應服務的地域局限性
單攪拌站規模不宜過大,類似商業網點,適宜合理布局,方能保持合理運距、及時供應、及時服務等。由于商品混凝土無法運送到較遠的地方銷售,使得單個攪拌站的輻射范圍有限,所生產的商品混凝土基本上在本地銷售,市場需求本地化的特征明顯。一般來說,15公里左右的供應距離比較理想;在交通狀況較好的情況下,可以把供應半徑擴大至30公里;超過50公里,就很難有效供應。雖然,通過在預拌混凝土中加入緩凝劑可以延長初凝時間,但過遠的運輸距離會大大增加成本,而且預拌混凝土的質量也難以得到保證。由于攪拌站的輻射半徑有限,為了滿足多個區域的需求,宜多點布局,攪拌站之間保持合理的距離。分散布局可以使攪拌站各自服務主要的目標市場,從而避免局部過于密集而出現惡性競爭的局面。
(4)行業進入門檻較低
商品混凝土生產不具獨特性,屬于簡單加工性質,沒有復雜的窯爐,進入行業的技術門檻相對較低;雖然前期投資比較大,但可以通過分期付款的方式購買設備,減少投資時對現金的需求,在行業利潤較高時,其他行業投資者很容易進入;建立攪拌站的時間比較短,一個標準攪拌站的建設周期一般為3~4個月。因此,行業競爭比較激烈且因拖欠款現象普遍而不易退出。
5、混凝土智能制造趨勢
智能制造正在向我們大步走來,許多混凝土企業已經行走在智能制造的路上,并取得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收獲。。
混凝土智能制造是建設以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為主要特征,以信息化和自動化為目標的新型業態,也就是以客戶服務為中心,將混凝土工廠全要素、全過程與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重塑混凝土的工藝流程、協作方式,打造具備全面感知、柔性生產、便捷服務、科學決策、產業協同、綠色安全的新一代混凝土制造產業鏈。
三、我國商品混凝土行業市場發展趨勢
三勝咨詢研究員曾遠彬認為,我國商品混凝土行業市場發展趨勢:
(1)綠色生產是商品混凝土企業轉型發展的主要方向
政府、社會、公眾對環境保護日益重視,促使更多企業加速對舊攪拌站的改造。綠色生產是商品混凝土企業轉型發展的主要方向,也是對企業的一個嚴峻挑戰,企業需要在資金和技術上加大投入,這也間接提高了行業準入門檻。
(2)商品混凝土行業將成為資源綜合利用的重要力量
工業固體廢棄物、礦產廢石和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如鋼渣、磷渣、石粉、尾礦石、再生骨料、再生微粉等經過加工、篩選之后,可以成為生產混凝土的組分材料,既緩解資源日趨緊張的狀況,還可以降低生產成本。
(3)做大做強是商品混凝土企業的發展方向
商品混凝土企業的規模化不僅僅指混凝土生產設備數量、企業資金投入的規模化,而是指是否具有產業鏈在上下游延伸上的規模投入。商品混凝土企業是否在水泥、骨料、摻合料和外加劑等原材料上具備自主優勢,決定了企業未來發展的實力。
(4)市場集中度不斷提高
隨著商品混凝土企業資質的取消,行業競爭將更加激烈。企業只有依靠優秀的人才,先進的技術,可靠的質量,完善的服務,樹立自己的品牌,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立足。

- "2018年4月混凝土機械產量2.9萬臺"
-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4月,我國挖掘機、裝載機、壓實機械和混凝土機械產量分別為2.6萬臺、1.4萬臺、6224臺、2.9萬臺,同比增長35.8%,22.7%,27.1%,5.7%;水泥專用設備產量為4.7萬噸,同比下降17.1%。1—4月,挖掘"...
- "水泥傳統旺季跳漲 混凝土企業吃不消"
- "在庫存極低的背景下,錯峰限產和臨時停產刺激水泥價格持續上漲,而處于“夾板”之中的混凝土企業,則無法向下游施工方傳導價格上漲壓力。無奈之下,貴州、武漢等地混凝土企業紛紛呼吁政府干預。上述地區混凝土協會負責人日前向記者表示,水泥價格過快上漲,已"...
- "2017年10月商品混凝土產量增長6.7%"
- "10月份,全國水泥產量21990萬噸,同比下降3.1%,去年同期為增長3%;商品混凝土產量增長6.7%,增速同比提高0.1個百分點。平板玻璃產量下降0.3%,去年同期為增長8.8%。1-10月,全國水泥產量196288萬噸,同比下降0.5%"...
- "中國方法成首個國際混凝土耐久性規范"
- "在不少人的概念中,建筑建得越結實,它的使用壽命就應該越長,但人們往往會看到這樣的“悖論”——經常有按照“百年工程”設計的建筑物在服役一段時間后,出現保護層剝落、鋼筋銹蝕等現象。工程結構的服役行為和壽命與混凝土耐久性能優劣"...
- "未來我國綠色建筑、生態城市發展將繼續保持迅猛發展態勢"
- "一、目在實際工作當中綠色建筑思想主要體現在建筑的節能、節水、節地等幾個方面綠色建筑技術并不是完全脫離傳統建筑技術的新的建筑方法和技術,而是以環保、健康的眼光重新去思考傳統建筑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建筑需求擴大,而隨之而來的腳手架租賃等建筑施工安全設備的需求量也提升"
- "一、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建筑需求擴大,而隨之而來的腳手架租賃等建筑施工安全設備的需求量也提升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建筑需求擴大,而隨之而來的建筑施工安全設備的需求量也提升,腳手架租賃已經在廣告"...
- "在“一帶一路”戰略不斷深入背景下,建筑鋼材行業海外市場有望迎來爆發性的增長"
- "一、2019年建筑鋼材市場處于供應減量、需求尚可的階段2019年1-10月份房地產土地購置面積累計值降幅有所收窄。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1-10月份房地產土地購置面積累計值"...
- "建筑保溫行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國家政策引導行業發展"
- "建筑保溫是減少建筑物室內熱量向室外散發的措施,對創造適宜的室內熱環境和節約能源有重要作用。建筑保溫主要從建筑外圍護結構上采取措施,同時減少建筑物室內熱量向室外散發的措施,對創造適宜的室內熱環"...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國產業信息研究網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圖片等版權問題,煩請聯系QQ:307333508,或在線反饋、link@china1baogao.com、0755-83970586,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